正规股票免息配资
一对倒霉诗人各自写诗,一首极尽孤寒,一首道尽江南,火了千余年
发布日期:2024-04-20 03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 

在千余年前的历史长河中,曾有一对倒霉诗人,各自写下了一首让人心生感慨的诗篇。一首极尽孤寒,一首道尽江南,这两首诗竟然火了千余年,留下了深远的文学影响。这究竟是怎样的命运让两位诗人的作品在时间的洪流中屹立不倒?

刘长卿:安史乱世中的清流孤僻客

刘长卿出生于中唐,正赶上了开元盛世。这个生性孤高寡合的青年有着崇高的理想,中进士后本想在仕途上一展宏图。然而好景不长,安史之乱随后爆发,他这个性情孤僻、清高自立的青年也在乱世风云中历经沧桑——

安史之乱让刘长卿不得不离开故乡河南洛阳,流落江南。他虽然还得到机会,被任命为小小的县尉,但很快就因同僚的暗箭伤人而入狱。好在赶上天子大赦天下,才得以释放,但官场上留下的污点已无处遁形。

出狱后的刘长卿重新回到县衙,本想重拾仕途,却很快又有人揭他的老底,再次被贬。这样几个起伏后,他稍稍有了点积蓄,便想着自己做点小买卖度日,谁知道又被征召回州府,非让他继续当官不可。

这一次,刘长卿被分配到了偏远山区的一个转运判官职位。可正当他以为可以清净过日子的时候,又来了一个京官盯梢。这位观察使吴仲儒向刘氏大肆敲诈勒索,要他拿出“礼物”。本就生性耿直不阿的刘长卿自然拒不肯就,结果反被吴仲儒诬陷成受贿污吏,再次被革职。

在风雪孤宿中寻觅少许温暖

如此几番遭遇,刘长卿见识过了太多世态炎凉。他早已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温暖和归属感,对于一个政治失败者、声名狼藉之人来说,哪怕破旧不堪的茅屋,也已是难得的容身之所。

某日傍晚,刘氏独自穿过漫天风雪,脚步蹒跚地来到芙蓉山区一处贫苦人家破茅室,在马犬的汪汪乱吠声中步入这简陋的小屋。他不禁自嘲地写道:“日暮苍山远,天寒白屋贫。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。”

其实,他才是这白屋的主人,他只是用旁观者的口吻,来描述自己在风雪肆虐的冬夜里返回家中的凄凉景象。

也正是内心的孤独感太过强烈,他才会如此珍惜这无比简陋的破屋。它所提供的遮风挡雨之地和基本生存空间,已令刘长卿万分感激——在这简陋的茅屋里,或许还能找寻到一丝温暖,还能燃起希望的星星之火,让他熬过漫漫长夜。

张继:江南一梦,黯然销魂

与刘长卿相似,张继的仕途也并不顺利。这个四年晚于刘长卿的进士,曾在唐军收复两京后被任命为员外郎。但由于缺乏背景和人脉,他迟迟未得到上级的赏识。于是,张继只能回到河南老家,开始了漫长的等待。

几近十年过去,张继总算在江浙一带得到了一个区区盐铁判官头衔,这也让他有机会与同在江南任职的刘长卿相识。此时的张继内心万千感慨,经历了太多官场的颠簸后,他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高中状元郎。

江南深秋,愁思绕心

深秋时节,张继踏上了前往洪州的任职之路。漫步在烟柳蒹葭之间、波光潋滟的江南秋色当中,他不禁感慨万千,遂写就了千古绝唱《枫桥夜泊》。

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”。这江南秋日的烟雨朦胧景色,深深烙印在张继的心间,更勾起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程的无限忧虑——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才子,时过境迁,自己在官场上的颠簸跌宕、屡遭坎坷也已让他看清了世态炎凉。这样的人生际遇之无常,让他在这江南美景中更觉落寞难明。

江南夜色,渔火依旧

当枫桥寺的钟声在夜半时分悠然袭来之时,张继的心境似乎也随之空灵飘远了。他化身江畔夜行的旅人,完全融入这悠扬的钟声与烟波浩渺的江南夜色之中,任思绪飘渺天外

然而好景不长,张继成诗后的还不到一年时间里,他就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了,这一段江南绮梦,也成为了他短暂人生中的一段销魂绝唱。

刘长卿为挚友作挽,以诗抒发自己的万分惋惜之情。更令人唏嘘难耐的是,这位清正廉洁的好友,竟还因为家中一贫如洗、捉襟见肘,而不得不延迟下葬!没有钱办丧事,无法入殓入土,这在当时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。

刘氏为挚友之死痛心疾首,他在哀思中写下长篇挽诗《哭张员外继》,其中有句“世难愁归路,家贫缓葬期”道出了死者遗属的困顿处境。这更是刘长卿对人世间冷暖和命运无常的深切体悟。

刘长卿惨死沉江,绝笔风骨犹存

张继的猝然离世对刘长卿打击极大,加上自己还在贬谪中艰难求生,日夜愁绪满怀。这时,朝中紧跟着发生了另一场兵变政变。刘长卿本想趁机出来做官,谁知却被牵连其中,再次被贬。

这一次,已年过半百的刘氏再无还乡之日。在流放的路上,疲惫不堪的他自知难逃一死,遂做了绝笔《自襄阳向东都述志》,以超脱视角道出自己此生风云变迁。

最终,刘长卿还是没能熬过艰难的路途。在渡过长江时被大浪卷入,累累白骨长眠江底。虽然结局凄惨,他的人格风骨却永远留在了那首遗作之中:“身世渺渺识邈邈,老病悲苦满前生。世事茫茫难自料,富贵不淑好清贫

时过境迁,风骨永存

岁月流转,刘、张二人都已驾鹤西去,留给后人的只有他们千古绝唱般的几首名篇。我们今天回顾这段历史,聆听他们的心声,实则也在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呐喊。

风雪之夜的落寞与凄凉、江南烟柳中的悲怆,都令我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。这恰恰证明了文学的永恒魅力——它能穿透时空距离,触动读者的心弦。

人世间最宝贵的永远不是金钱和地位,而是坚持真善美的刘、张二人留下的人格风范。诗作风流千古,正是因为这份风骨长存。

结语

我们也需要这种忠贞正直者对时代的提醒——金钱至上、道德沦丧的今日,还有多少人坚守初心?还有人记得真善美为何物?心中的灯塔不灭,人格才能风骨永存,这是刘长卿和张继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财富。